|
姓名 |
張家祥 |
學歷 學位 |
本科 碩士 |
職稱 |
研究員 |
職務 |
食品發酵所 副所長 |
|
聯系 方式 |
13954113542 |
郵箱 地址 |
解放路41號 |
|
研究方向及特長 |
||||
主要研究方向:微生物制造,清潔生產技術 主要研究領域:利用微生物技術生產新型化工產品、多元糖醇、天然香味劑、微生物油脂等。 主要技術特長:工業微生物生產技術研究與工業化轉化實施。
|
||||
個人簡歷 |
||||
碩士,研究員/教授,山東食品發酵所副所長,山東省輕工系統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,日照市創新人才。
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科研一線從事生物工程技術研究與開發工作,先后參與或主持國家“863”課題2項、省自主創新重大專項2項、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5項,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、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、中國輕工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、金橋獎1項、省輕工業進步一等獎2項、德州市科技合作獎1項,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項、美國發明專利1項,發表科技論文10余篇,指導碩士研究生4名。作為項目負責人或工藝負責人先后完成衣康酸、D-核糖、3-羥基丁酮、赤蘚糖醇、葡萄糖酸鈉及衍生品、二十二碳六烯酸(DHA)、木糖醇、四甲基吡嗪(TMP)等新型生物制品的研究開發與工業化生產,順利完成成果轉化項目20余項,均取得一次性試車成功,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 |
||||
近三年科研成果 |
||||
科技獎勵 |
||||
1.“葡萄糖酸鈉綠色高效生物制造關鍵技術及產業化”獲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(2017),第3位; 2.“葡萄糖酸鈉及衍生品高效生物制造技術及應用”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(2018),第3位; |
||||
承擔項目 |
||||
1.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“糖質原料生產四甲基吡嗪工藝技術的研究(2017GSF221015)”,經費15萬元,項目負責人; 2.濟南市科技發展項目“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服務平臺(201816003)”,經費100萬元,項目負責人; 3.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專項“新型發酵產品的微生物制造關鍵技術(2014ZZCX02602)”,經費400萬元,第3位; 4.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(醫用食品專項)“甘薯膳食纖維的研制及醫用食品開發(2017YYSP028)”,經費80萬元,第3位; 5.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(醫用食品專項)“n-3脂肪酸生產關鍵技術及醫用食品開發(2018YYSP007)”,經費70萬元,第3位; 6.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“3-羥基丁酮工程菌株的構建和生物轉化技術研究(2014GSF121038)”,經費8萬元,第2位; 7.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“海洋微生物生產DHA關鍵技術及工藝放大研究(2016GSF121038)”,經費10萬元,第3位; |
||||
成果轉化項目 |
||||
1.河北玉星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“年產20萬噸葡萄糖酸鈉、1萬噸葡萄糖酸-δ-內酯項目”,2019-2021,技術負責人; 2.年產2萬噸赤蘚糖醇項目,2019-2021,項目負責人; 3.安徽豐原生物化工有限公司“6萬噸/年葡萄糖酸鈉項目”,2018-2019,項目負責人; 4.泗水利豐食品有限公司“甘薯淀粉生物沉淀應用技術”,2018,技術負責人; |
||||
申請和授權發明專利 |
||||
1.授權發明專利:一種針對含濕D-核糖結晶實施干燥的方法,(1/6); 2.授權發明專利:一株枯草芽孢桿菌工程菌高產D-核糖方法,(1/7); 3.授權發明專利:一種利用甘薯廢渣制備超高麥芽糖漿的方法,(2/6); 4.美國授權發明專利:Bacillus subtilis Mutant Strain and a Ferment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Acetoin Using this Organism ,(3/6); 5.PCT申請專利:一株具有淀粉凝集活性的檸檬明串珠菌,(2/7) 6.申請發明專利:一種糖質原料生產四甲基吡嗪的方法,(1/5); 7.申請發明專利:一種甘薯淀粉加工廢水全資源化利用方法,申請發明專利(2/7); |